
境丨2025本科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于6月18日至7月3日在昙华林美术馆1-3楼展出,此次展出的作品涵盖我校11个专业教学单位共142件/组优秀作品。
主办单位
湖北美术学院教务处
协办单位
中国画学院
绘画学院
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
工业设计学院
时尚艺术学院
环境艺术学院
视觉艺术设计学院
影视动画学院
艺术教育学院
手工艺术学院
实验艺术学院
鸣谢
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
湖北美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
展览前言
2025年的藏龙岛,星光与灯光交织,艺术与青春共鸣。
1610件(组)毕业作品在此汇集成河,承载着1716个艺术灵魂的成长印记——那些画室里通宵的泡面香、被咖啡渍晕染的草图本、建模渲染崩溃时摔坏的数位笔、朋友圈里分不清是艺术创作还是深夜emo的九宫格……这些带着味道和烟火气的艺术修行,恰是展览最动人的序章。
2025本科毕业作品展以“境”为名,呈现艺术人生的三重境界:
第一,破茧·无界之境
艺术史昭示我们,伟大的创作永远诞生于边界之外。从《赛博楚辞》对量子皮影的重构,到《透幕的深渊》对信息伦理的解剖;从漆画《栖枝秘语》的材料转译,到《杂草丛中睡成石头》的存在主义诘问——你们将“奇思妙想”化为非凡的创造力,用“艺术+科技”创作出非凡的作品。
当AI生成完美的巴洛克风格油画,你们的作品却在叩问:“艺术为何必须有用?”这种“反套路”的野性,正是00后“不走寻常路”的最珍贵基因!愿你们像湖美校友曾梵志一样,在艺术创作中不断破界,这样作品才能真正达到“无界之境”。
第二,传承·无我之境
105年前,武昌艺专的前辈用《七七的号角》在烽火中呐喊。今天,你们用AI技术让楚文化在汉口里“复活”。这种跨越世纪的对话,正是湖美基因中始终流淌的血液:家国的热血与先锋的锐气。历史从未远去,它只是换了一种媒介,在你们的指尖重生。
前不久,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武汉隆重召开,明确提出“数字教育应成为文明传承的新载体”。而你们早已用行动回应——你们让曾侯乙编钟的声纹数据链入区块链,用算法解构《楚辞》的视觉基因。这不仅是技术的场景应用,更是对“数字文明何以承载人文精神”时代之问的湖美答卷。当观众在万象城驻足,当孩童在四美塘通过AR触摸漆器纹样,你们正在印证:真正的文化自信,是让楚文化的凤凰在显卡中涅槃,让历史的密码在交互中重生。艺术报国未必轰轰烈烈,但一定要将“小我”融入“国之大者”,格物致知,以物应心,才能达到“无我之境”。
第三,远征·无畏之境
走出藏龙岛,等待你们的是远比调色盘更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:气候危机、算法垄断、流量博弈、艺术与商业角力……但请记住:当《教育强国规划纲要》将美育写入民族复兴密码,你们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在为文明构筑“人文防火墙”,每一次创作都是在为强国复兴之路点燃人文星火。无论是威尼斯双年展的NFT楚辞,还是乡村墙绘里的美育星光,甚至是社交媒体上的解构表达——这些就是“强国复兴”的Z世代表达。未来已来,永葆初心,勇毅前行,才能在“人类文明共同体”的构建中,抵达超越时空的“无畏之境”。
此刻,长江灯光秀正为105岁的湖美和00后的你们映射炫彩的光芒,请接续传承、弘扬湖美精神——“敢为人先的破境之力、艺术报国的造境之责、生生不息的化境之志”,勇敢出发吧,去把“内卷”化为“激情”,用执着点燃梦想,描绘你们绚丽的人生画布!
愿你们的人生渲染永不卡顿!愿你们的艺术信仰永不褪色!
周峰
2025年6月
展览现场








(编辑: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)